摘要:作為中國文創產業的重要一環,國產動漫近年來進步顯著,在票房體現、情懷表達、原創性、衍生品覆蓋率、講中國故事的膽識、中國故事的國際認可度等六大維度均有上佳表現。
據人民網2018年全國兩會調查顯示,“文化自信”已與“社會保障”、“環境保護”等熱詞一并,成為公眾最關注的議題之一。作為中國文創產業的重要一環,國產動漫近年來進步顯著,力圖對“文化自信”作出自己的詮釋。以《大圣歸來》、《大魚海棠》、《一品芝麻狐》等為例,不難看出,國產動漫在票房體現、情懷表達、原創性、衍生品覆蓋率、講中國故事的膽識、中國故事的國際認可度等六大維度均有上佳表現。
1、最票房——《大圣歸來》
9.56億票房,上映62天,2015年上映的動畫電影《西游記之大圣歸來》迄今被看做國漫史上的一個傳奇,在此以前,國產動畫電影大都票房平平,即便叫好也難叫座,而《大圣歸來》卻引來雙豐收,這部“如得神助”的動畫作品被稱為內地電影史上的票房黑馬。鮮為人知的是,最初這部電影首日排片率只有 8% ,但憑借好到有些夸張的口碑,《大圣歸來》一路逆襲,竟然在三天內獲得了9500萬的票房佳績,隨著口碑的不斷滾動,該片后來成為了單日票房冠軍,排片率也猛漲到23.6%——漲幅近三倍,幾乎享受了國內一線大牌電影的排片待遇。
而這個傲人成績的背后,充分體現出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該作從古典名著《西游記》中吸取角色靈感,與好萊塢敘事風格完美嫁接,憑借優良的制作技術和豐富的視覺效果獲得了觀眾的追捧??梢哉f,如若沒有《西游記》,也就沒有這部動畫電影的基礎框架,正是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為當下的動畫電影提供了豐厚的價值備書。
2、最情懷——《大魚海棠》
與默默創作的國產動畫電影不同,2016年上映的3D動畫電影《大魚海棠》從前期眾籌開始便牽動了無數熱愛國漫網友的心,這部被譽為“神坑作品”的國漫,脫胎于2004年的一部flash短片二維動畫,上線后即得到網友無數好評,此后,面對翹首以盼的觀眾,《大魚海棠》動畫電影卻經歷了數次定檔后的意外跳票,在公眾視野中出現又消失,引來話題無數,也賺足了觀眾的期待與情懷。
最終,十二年后,這條“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大魚”于2016年夏天與觀眾見面。事后證明,雖然畫風明顯偏日系風格,遭受詬病,但內容方面,《大魚海棠》仍舊充滿著濃濃中國傳統文化和民族場景,《大》的故事取材于《莊子·逍遙游》,同時也借鑒了《女媧補天》《山海經》和《搜神記》等傳統文化內容,可謂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次巡禮和致敬,而片中出現的客家土樓也讓人分外驚喜,撲面而來的中國紅、燈籠、麻將等烙印著古東方的意象……處處傳遞著紫氣東來的中國風。
3、最原創——《一品芝麻狐》
堅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堅定挖掘和傳承歷史文化,去蕪取菁,尋找當下表達,在文藝作品中充分體現中國精神和中國氣派。這一點,近年來爆紅的國漫作品《一品芝麻狐》做出了寶貴的探索。迥異于其他爆款國漫動畫西洋化的故事表達或日系化的動漫畫風,《一品芝麻狐》始終聚焦于中國傳統故事講法,并用富于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藝術形式予以呈現。暖萌的漫畫形象,爆笑的故事情節,以及融合了“漫畫萌與國畫美”的獨特畫風,使其被譽為中國“最原創”動畫故事。
《一品芝麻狐》里,一只略較勁,賊善良,一路找工作,也替一口東北腔的白骨精姑姑尋找肉身的圓潤小狐貍串聯始終……暖萌之中,浸潤了這個時代中國人獨特的幽默感;同時,該作也穿插起《西游記》《聊齋》等眾多中國古典形象,巧妙地為傳統文化意象尋找當代化表達,將當下年輕人的審美趣味、精神內涵和價值品位根植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該團隊還尤為注重“國漫好聲音”的國際傳播,在多個國家出版了旗下多部包括《一品芝麻狐》在內的中國繪本,同時,他們還以“芝麻狐”形象為橋梁,積極和外國駐華大使館合作,助力中國元素的跨文化交流。
探究背后,《一品芝麻狐》的主畫師,畫家王溥出生于國畫世家,深厚的國畫基礎和傳統文化修為,為創作團隊理解、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提供了先天條件。正是這種尊重和創新,使他們立足原創,采用國畫表現手法,以筆墨進行創作,耳目一新的視覺感受和性格生動的人設形象,迅速讓表達中國文化自信的《一品芝麻狐》產生轟動性影響。
4、最覆蓋——《阿貍》
提到阿貍,想必很多人對它不會陌生。從玩具、線上游戲、服飾、家紡及日用品市場,阿貍的形象隨處可見。事實上,阿貍團隊在推出第二本阿貍繪本后,就開始涉足動漫形象授權市場,并依托動漫形象授權打造了一條集圖書與動畫片的出版發行、動漫衍生品開發與銷售于一體的動漫產業鏈。
不僅如此,據統計,阿貍形象在互聯網上的虛擬增值產品也很有影響力,其中,團隊制作的800種QQ表情和600種網絡GIF禮物,已在14個國內外平臺上線;而微信表情下載量已過2億,輸入法皮膚下載量7億次,壁紙下載量5億次。此外,阿貍團隊還為騰訊、搜狗、百度三大平臺制作了阿貍輸入法皮膚,并設計了100多張阿貍壁紙,都保持著較高的下載量。
在衍生品開發上,阿貍團隊還有諸多創新,譬如,在2011年圣誕節期間,在重慶湖邊某些商場,他們打造了首個國內動漫商場主題樂園——阿貍幸福永遠站;2010年,在北京打造了國內首輛動漫巴士——阿貍巴士永遠號。為后來的眾多動畫IP衍生宣傳,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實例。
5、最大膽——《大護法》
因主動提示“建議13歲以上觀眾觀看”,《大護法》被稱為最大膽的動畫作品,即便做好了心理準備,不少觀眾看后仍紛紛表示,“從沒看過這樣的國產動畫!”另類、怪誕、離奇,是《大護法》收到的最多標簽。
雖然作品仍有著敘事結構不完整等諸多問題,但很多觀眾表示,愿意為《大護法》買單,是因為它獨特的思想內涵、暗黑的風格,巧妙的隱喻。業界人士也評價其是一部“罕見的獨立作品”。
對此,編劇不思凡表示,《大護法》是一部講述人性欲望與掙脫束縛的影片,其中很多地方表達了人性的殘酷,通過一部動畫片展現暴力美學、揭示人性的陰暗,這在以往的中國動畫中絕無僅有,而這也成為該片在豆瓣上收獲8.2分的理由。
6、最先河——《大世界》
2017年2月,一部中國動畫片在柏林電影節上震驚了世界,這就是由劉健自編自導的動畫片《大世界》。事后,當人們回顧這部收獲了極高贊譽的動畫片時,認為它填補了“社會寫實的風格與動畫相結合的空白”,翻開了新世紀國漫作品獲得國際認可的重要一頁,開啟了國漫歷史的又一先河。
《大世界》講述了中國南方一個小城,工地司機小張為了挽救和女友古琦琦的愛情,替她籌措整容費,搶劫了建筑公司工資款,引發的連鎖反應……這部聚焦低端人群生活、充滿人性拷問和欲望探索、風格獨特的動畫影片,盡管國內網友評分不是最高,但國際反響熱烈,該片自柏林電影節首映以來,短短數月,走遍了美國、日本、加拿大、英國、法國、希臘等近二十個國家的國際電影節,廣受好評。最終,該片作為中國動畫長片,首次入圍三大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也是繼宮崎駿《千與千尋》后,本世紀第二部入圍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亞洲動畫長片;此外,該片還榮獲了第54屆臺灣金馬獎最佳動畫長片。有國內媒體表示:該片貼近人性,同時,對于國產動畫來說,努力接地氣,不浮夸不做作,這就是很大的進步,也正是該片可以在國際上刷新認知的一大原因。
-------------------- END --------------------
更多相關資訊、更多技術教程分享
敬請關注匯眾教育官方微信、微博
▼
關注微信
關注微博
線上直播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