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4月18日是“國際古跡遺址日”,由敦煌研究院與騰訊聯合打造的全球首個超時空參與式博物館“數字藏經洞”項目也正式上線了。所有人都可通過微信進入“云游敦煌”小程序或登錄“數字敦煌”官網進入“數字藏經洞”,在線領略敦煌莫高窟絢麗多彩的石窟藝術與氣勢恢宏的歷史文化經典畫卷。
位于甘肅敦煌的藏經洞被譽為“中古時期的百科全書”。是20世紀人類文化史上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但為了保護這個寶貴的“歷史的現場”,游客即使到了敦煌,也只能遠距離觀看游覽。
如今,通過游戲技術的加持,上千年的寶藏重現于世——數字藏經洞項目是全球首個用游戲科技打造的新一代“超時空參與式博物館”,是100年來首次數字化重現敦煌藏經洞。不管身在何處,所有人都可以通過數字藏經洞實現“一鍵穿越”,身臨其境地感受敦煌藏經洞的前世今生。
今天模模子給大家介紹的“數字藏經洞”項目,是典型的游戲技術在數字文博領域的應用案例。我們在游戲中熟悉的那些劇情敘事、美學設計、任務關卡設計和玩家激勵機制等游戲設計理念和策劃方法,通過高清數字照掃、3D建模、動捕技術、AI語音驅動表情技術、游戲引擎的物理渲染和全局動態光照、云游戲等游戲技術,可以巧妙融入到文博領域中,讓古老的文物不再死氣沉沉,獲得了更多元的展現形式,從而走向世界。
1.數字照掃和三維建模
騰訊游戲團隊渲染了超過3萬張海量素材,生成超9億面的超擬真數字模型,首次在數字世界還原了1600m莫高窟外崖面原貌,并且以毫米級1:1高精度復刻了莫高窟“三層樓”和第16、17窟(藏經洞),讓窟內壁畫、塑像和文物細節無限接近真實場景效果,打造出身臨其境的超擬真體驗。
2.PBR技術和全局動態光照
PBR的全稱是Physically-Based Rendering,翻譯過來就是基于物理的渲染。模模子經常提起的PBR次世代建模,就是基于這個技術來的!而在數字藏經洞項目里,也是使用了PBR技術來模擬洞窟內景通體明亮的狀態,讓所有模型都擁有了接近光照的材質。
出于保護文物的目的,現實里游覽莫高窟,窟室內一般不會開燈,參觀者只能通過手電筒微弱的光亮欣賞。但在數字藏經洞里,便實現了“一鍵開燈”的效果。
3.云游戲技術
為了讓大家可以穿越式“觀展”,數字藏經洞主要借鑒了RPG游戲的玩法。參照藏經洞本身的歷史變遷,我們在游戲中可以穿越到晚唐、北宋、清末等不同的歷史朝代,與人物NPC對話互動,沉浸式感受莫高窟從洞窟開鑿、封藏萬卷,到重現于世、文物流散、再次聚首的千年歷史變遷。
而依托于突破算力的云游戲技術,我們不需要任何高端處理器和顯卡,只需要通過微信上的“云游敦煌”小程序,就可以一鍵接入渲染完畢后的游戲畫面,所有觀展游戲都是在服務器端運行的。
逛博物館的時候,戴上VR(虛擬現實)或MR(混合現實)眼鏡觀展;通過手機上的展覽App或小程序,遠程進入不打烊的數字博物館……各種“高科技”的觀展方式已經越來越常見了。
通過數字技術,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讓古老的文明和文化遺產不再封禁在研究院或博物館的櫥窗里。數字技術更加精細的復現,非但沒有降低藝術欣賞的門檻、沒有減損文物身上的魅力,反而把它更加精細化更加精彩的呈現出來。通過高精度3D還原,人們可以亦步亦趨地、身臨其境地、甚至是可以看得見摸得著地去感觸這些文物,把這種傳統的藝術體驗上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兩次提及博物館數字化相關內容。2021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十四五”文物保護和科技創新規劃》,這是文物事業發展五年規劃首次從部門規劃上升為國家級專項規劃,顯示出國家對于文物與科技結合的高度重視。
歡迎各位對于數字文博領域感興趣的盆友,聯系我們,來匯眾教育學習相關的游戲技術課程!
關注微信
關注微博
線上直播平臺